如果夫妻活過了75歲,還能做到「這3件事」,就是人生贏家

  • 2024-06-14 16:28

古人云:「人到七十古來稀。」站在心理學的角度,60至70歲為年輕老人,而一旦邁入70歲,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年人了,

作為個體能夠平安順遂地生活七十年尚且不易,更不用說作為夫妻相攜走過七十載風雨,中間的苦辣酸甜,想必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彼此在時光的長河裡白頭偕老的珍藏。

我們如果生活上失去了相依為命的另一半的,人就會陷入了精神的痛苦當中,因為思慮過多而去世的老年人大有人在。

這也就說明,如果想要提升老年夫妻晚年生活的質量,就需要兩個人共同打造餘生的幸福。而對於那些已經活過了75周歲的夫妻來說,只要還能做好以下三件事,就是人生贏家。

1、保持溝通和情感交流

當老年夫妻獨自在家的時候,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都是各自在做自己的事情,偶爾甚至是完全沒有交流。

從老年心理學的視角展開,對於超過75周歲的老年夫妻來說,年輕時期的愛情已經轉化為親情,因此,很多人在心態上就認為自己對於另一半已經非常了解,

沒有興趣也沒有必要再去互相溝通和交流。

但事實上,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長,老年夫妻大多面臨著離退休情況的發生、生活環境的變化與適應等問題,這些都會讓他們在心理上產生很大的壓力。

這也就直接導致了超過70周歲的老年人會有更為強烈的心理需求,他們感受到孤單感、被拋棄感和不安全感的頻率增加。

會更希望能夠從另一半或家人身上得到關心、愛護和尊重,也更加需要夫妻之間心靈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慰藉。

因此,老年人無論身處在何種階段,都應當重視雙方之間的溝通和情感交流,這種交流能夠有效地驅散孤獨感,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被看見的,產生歸屬感,

也能夠有效地預防老年人的偏執症、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的發生。

2、保持穩定的經濟狀況

家庭的經濟基礎在老年夫妻的晚年生活當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事實上,我們在50周歲之後就要去仔細思考個人的經濟狀況是否足夠支撐自己與另一半安度晚年。

並且,需要引起我們足夠重視的是,老年人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項機能的下降,可能會需要面臨嚴重的健康問題或者需要更多的醫療護理服務,

而足夠的物質生活條件能夠在潛意識當中給老年夫妻以生活的底氣和安全感。

作為一種保障性的存在,老年夫妻一定的經濟基礎可以讓老年人在遲暮之年活得更加瀟灑隨性,

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也能夠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一些突髮狀況,而不必在晚年為了財務問題而感到擔憂。

3、保持親密關係當中的新鮮感

根據發展心理學的觀點,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都有著強烈與他人建立聯結的情感需求,畢竟人類作為群居動物,存在著天然的依戀傾向。

但對於由老年心理研究中心公布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針對200對老年夫妻的問卷測驗當中,只有27%的老年夫妻認為自己在婚姻當中體會到了真正的親密和關愛。

而老年夫妻面對一成不變、按部就班的規律生活,有時也不妨為生活增添一些新鮮感,不要吝嗇自己對於另一半的誇讚和肯定,適時地親吻、鼓勵和擁抱是最好的禮物。

同時彼此之間多花一些時間傾聽、理解和分享,一起尋找話題、談天說地,哪怕是各自的愛好不同,但樂趣都是相同的。

當夫妻雙方都超過75周歲,這份感情是彌足珍貴的,無論是親情還是愛情,它都向世人證明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結能夠生生不息,

而對於老年人來說,珍惜眼前人,做好在這個階段關鍵的事項,就是自己人生當中的最大贏家。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