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圓寂前留下「一首禪詩」!僅僅24個字,點醒無數人,道盡人生真諦

  • 2024-06-24 17:26

濟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緣,號湖隱,法號道濟,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縣)永寧村人。南宋高僧,後人尊稱為「濟公活佛」。在民間傳說中,濟公以其神通廣大的事迹聞名,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他也留下了許多深刻的禪機妙語,給予了世人無盡的啟示。

他圓寂前所留下的《辭世頌》,更是用簡短的二十四字,凝聚了對人生、宇宙的深刻洞察,成為了流傳千古的禪詩佳作。

《辭世頌》原文:

六十年來狼藉,東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

這二十四個字,彷彿是濟公一生修行的縮影,也是他對人生最深刻的體悟。也成為了後世參悟生命本質、尋求心靈解脫的寶貴指引。

六十年來狼藉

在濟公看來,人的一生充滿了種種磨難與挑戰,好比一間久未打掃的房間,雜亂無章。這裡的「六十年」並非確指年齡,而是象徵著一個完整的人生階段,涵蓋了從出生到老去的漫長歲月。在這漫長的旅途中,人們往往在慾望、得失、愛恨交織中迷失方向,心靈家園也會變得「狼藉」。

但正是這樣的混亂,為靈魂的覺醒提供了契機。正如禪宗所言,「煩惱即菩提」,在面對生命中的困苦時,若能保持覺知,便能在逆境中尋得成長。

東壁打到西壁

「東壁打到西壁」此句,形象地描繪了修行過程中的探索。在禪修的道路上,修行者往往需要經歷無數次的調整,如同在狹窄的空間中不斷碰壁、摸索,直至找到通往內心平靜的出口。

這句話不僅是對濟公個人修行歷程的寫照,也是對所有求道者不懈追求覺悟的生動比喻。它告訴人們,真正的悟道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斷地實踐、反思與突破。

如今收拾歸來

「如今收拾歸來」意味著,在經歷了外在世界的紛擾,與內心的探索之後,達到了一種精神上的歸寧。這裡的「收拾」是對過往經歷的接納,是對自我認知的超越。

濟公通過這一句話,傳達了修行最終的目標並非逃離現實,而是要以更加平和、透徹的心態,重新審視世界與自我,實現內在的和諧統一。

依舊水連天碧

「依舊水連天碧」,這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描繪了一幅寧靜致遠、物我兩忘的境界。這裡的「水連天碧」象徵著生命的本源,與宇宙的廣闊,寓意著當心靈達到極致的清凈時,便能體驗到與自然、宇宙合而為一的宏大感受。

這種境界超越了生死、物我的界限,是禪宗追求的最高理想——明心見性,了悟生命的究竟意義。

《辭世頌》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四個字,但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想告訴人們:人生雖然充滿了坎坷,但只要我們保持一顆清凈的心、一個寬廣的胸懷,就能超越一切困境、也能戰勝一切挑戰。它同時也是在提醒人們: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祿。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只有追求內心的清凈與自在,才能真正地實現人生的價值。

寫到最後

《辭世頌》雖僅二十四字,卻道盡了人生的真滴,也揭示了修行的艱辛,最終指向了生命最純粹、最寧靜的本質。濟公以此詩作為自己生命的絕唱,既是對個人修行生涯的總結,也是對後來者的無盡啟迪。它提醒人們,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中,唯有保持內心的清明與堅韌,勇於探索,方能領悟生命的真諦,達到心靈的寧靜。

Click to show more